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酵母曲種質量決定酒質。源于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著名的有:房縣黃酒、九江封缸酒、紹興老酒,即墨老酒、福建老酒、無錫惠泉酒、江陰黑杜酒、紹興狀元紅、女兒紅、安徽古南豐、張家港沙洲優黃、吳江吳宮老酒、蘇州同里紅 、上海老酒、鶴壁豫鶴雙黃、南通白蒲黃酒、江蘇金壇和丹陽的封缸酒、湖南嘉禾倒缸酒、河南雙黃酒、河南劉集 缸撇黃酒,廣東客家娘酒、湖北老黃酒、陜西謝村黃酒、陜西黃關黃酒等。
黃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及糯米(北方稱江米)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于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黃酒是中國的漢族特產,屬于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黃酒是我國非常有名的糧食酒,雖然口感很醇正,但是卻遠不及白酒、啤酒那么受歡迎。為什么喝黃酒的人那么少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具體原因。
黃酒為什么不受歡迎?
黃酒的度數比較低,當代年輕人普遍追求白酒、洋酒等,再加上黃酒這類酒一般在當地比較受歡迎,受眾群體主要是我們的上一輩,老一輩人特別喜歡喝黃酒。黃酒的制造工期比較長,且并沒有什么廣告宣傳,所以在度這一塊比不上其他酒,飯店和酒吧更難看到黃酒的身影。
為什么喝黃酒的人很少
一個原因在于黃酒的口感比不上白酒,因為黃酒不夠烈。白酒是由糧食釀造而成,一般都在五六十度左右,而黃酒則是低度酒只有十到二十度之間,對于現代人來說,白酒更符合當代人追隨的價值觀,喝酒就要喝烈酒。這導致了黃酒比不上白酒。
另一個原因在于黃酒當中的酒精含量要高過白酒會導致人體血壓的猛增,而且黃酒有一個自己的特點。在喝過黃酒之后的一到兩小時之內,人體的反應不會特別明顯,黃酒是一種后勁十足的酒,所以很多人在喝黃酒時候并不覺得怎么樣,但是在喝過黃酒之后的酒勁十足,這就會導致喝酒的人難以掌控所喝的量,進而很多人出現頭暈等忍受不了的現象。
第三個原因就在于黃酒是一款歷史悠久的酒類,當代年輕人對黃酒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只有老一輩的人對黃酒才有情有獨鐘看法。這也從側面減少了黃酒對當代大眾消費者的吸引。
黃酒為什么比不上白酒
1.首先還是因為白酒的生產可以比黃酒更可控,所以自然在工業生產的層面上也更傾向于白酒的大規模生產;
2.其次是白酒通過蒸餾的方式可以得到更高的酒精濃度,讓人們有更為刺激的飲用體驗和更為純粹的口感。而黃酒中來自酒精的酒味弱很多,有些還會有一些特色極強的香甜,甚至是“怪味”,所以適口性、普及性沒有白酒好是事實;
3.還有就是宣傳上的因素所導致的,現在白酒大行其道、廣告幾乎處處可見,而黃酒在有些人的印象里甚至已經跟料酒沒什么區別了。